据中兴通讯技术发布,8月26日下午,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中兴通讯、交通通信信息集团、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等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发布了全球首个运营商5G NTN技术的外场验证结果。本次验证基于3GPP R17 NTN协议,突破了3.6万公里超长单向距离和普通手机直连两大挑战,形成了超长时延动态补偿和卫星间射频数据转换两大创新解决方案,实现了5G NTN的端到端全链路技术,验证了在满足3GPP协议的前提下手机直连卫星的可行性。
结合卫星IOT的市场需求和NB-IoT NTN场景的价值,中国移动联合合作伙伴首先进行了基于高轨卫星的试点,由用户终端、卫星、卫星关口站、基站、核心网和业务服务器组成。网络拓扑如下。l波段卫星和地面网关站位于NTN终端和基站之间,完成空报文的传输。地面关口站与5G NTN基站相连,终端依次通过卫星、关口站、NTN基站相连。
IT之家获悉,中兴通讯表示,全球首家运营商5G NTN的外场验证达到预期实测性能,支持短消息、语音对讲等业务,从架构、协议、设备等方面全面验证了手机直播卫星技术的落地能力。测试结果来看,基站ACLR指标优于网关站,链路质量符合预期,ping 64字节延迟约4s,短信业务功能正常,语音对讲清晰流畅,性能符合预期,基本可行落地。本次试点从架构方面验证了高轨卫星透明传输的NTN组网的可行性,从协议方面验证了NTN解决时延长、覆盖广等问题的可行性,从设备方面验证了通信设备增加手机直播卫星模式的能力,是NTN技术从0到1的突破。
5G NTN技术的外场验证,首次实现了高轨同步卫星与地面终端的直连,完成了端到端的业务贯通。后续将继续在京、滇两省开展个人应急、IOT催收等实用服务专项试点。面向未来,将基于中轨和低轨卫星进一步开展5G NTN技术更全面的基础业务验证和性能评估,为手机直连卫星奠定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目前,5G NTN技术支持智能手机和物联网终端的接入。智能手机可以通过直连卫星实现短信、语音对讲、宽带上网等服务,在偏远地区、海洋、民航等领域创造无处不在的连接。随着3GPP NTN标准研究的推进和卫星能力的增强,预计5G NTN将逐步支持更多频段和星上处理能力。针对物联网终端场景,物联网应用的数据包更小,卫星带宽更小,产业链更成熟,终端成本和功耗更低,可能在5G手机之前实现。
什么是NTN技术?
NTN是基于3GPP在R17阶段制定的新的空中接口技术的终端和卫星之间的直接通信技术。针对卫星通信场景距离远、移动快、覆盖广带来的多普勒频偏大、信号衰减大、传播时延大等问题,NTN设计了空中接口增强协议,引入了调度定时管理、HARQ功能配置、上行传输时延补偿、空地快速切换等先进技术,具备了基本的卫星通信能力。
NTN是地面蜂窝通信技术的重要补充,是手机直接卫星连接的技术方向之一。利用卫星通信网络和地面5G网络的融合,提供不受地形限制的泛在覆盖能力,连接空、天、地、海多维空间,形成一体化的泛在接入网络,可以按需接入全场景。
NTN是3GPP R17的重要功能,在5G-Advanced中继续演进,已经成为3GPP Release 18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NTN包括NTN物联网和NTN NR(基于非陆地网络的5G智能终端接入)两个工作组。NTN物联网专注于支持低复杂度eMTC和NB-IoT终端的卫星物联网服务,例如全球资产跟踪(例如,离岸集装箱或蜂窝网络覆盖范围之外的其他终端)。NTN-NR采用5G NR框架,实现与卫星直连的智能手机提供的低速率数据服务和语音服务。
从全球网络覆盖来看,目前,80%以上的陆地面积和95%以上的海洋面积没有被地面网络覆盖。5G NTN技术使手机通过卫星直接接入蜂窝宽带网络,从而构建一个连接无处不在、场景丰富、产业链高度融合、建设运营成本低廉的世界范围的融合网络。
以客户为导向,借助NTN网络强大的覆盖能力,理论上可以构建基于手机直连的全时公共应急通信网络,提供泛在通信网络服务,打造偏远地区、海洋、民航等领域的泛在连接,提供短信、语音、互联网接入、公共应急通信、广域物联网等全场景服务。
以产业为导向,通过蜂窝通信和卫星通信两大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接入卫星的物联网终端将向低成本、小型化、低功耗等易用性方向发展,让智能手机直接连接卫星,形成规模效应,推低卫星连接价格。
对于运营商来说,提供了低成本、广覆盖的方案,无需在用户稀少的偏远地区和海域建设和维护蜂窝基站,可以大幅减少基站数量,集中部署,从而降低运营商的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