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美妆公司站在了科研前沿。
9月23日,谷雨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一场主题为“「芯」征程 新时代”科研战略发布会。
本次发布会,谷雨重磅发布了独 家专利研发的抗老新原料“类人源外泌素HME”,这是谷雨在继极光甘草和稀有人参皂苷CK之后,第三个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原料。至此,谷雨以“中国芯”原料构筑起科研创新壁垒,引领行业从科学护肤向生命健康延伸的新时代。
从中国式名字、到中国式审美,再到中国式成分,谷雨用将近10年的时间,走出一条难以被复制的科研路线。
中国美妆从“成分平替”走向“科技原创”
长期以来,国内美妆品牌多以“成分复配”或“配方优化”为主流研发模式,核心原料仍依赖进口。谷雨通过近十年的全链路投入,逐步建立起以自主原料为核心的科技体系,从“跟跑”到“领跑”。
先从此次发布的重磅原料——类人源外泌素HME说起。
“类人源外泌素HME是谷雨利用‘独 家人工外泌体专利技术’,研发的一种突破性‘细胞基因级抗老’原料,是下一个时代的抗老护肤的前沿答案。”谷雨品牌创始人王安宁表示。
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的关键载体,化妆品行业并不陌生,近年来更是成为国际化妆品巨头争相布局的前沿领域。然而,在国内人源外泌体因存在潜在风险因子和法规限制,难以直接应用于化妆品。
对此,谷雨以年轻的人源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为模板,通过独 家专利的高精度工程化技术,模拟人源外泌体结构,精准负载miRNA、siRNA等基因级成分,并镶嵌靶向蛋白肽,实现了“取精华、避风险”的技术路径,做到既高效、又安全,且完全合规。
据发布会披露的数据,该成分在细胞迁移能力上为人源外泌体的1.17-1.5倍,促生Ⅲ型胶原能力达5-6.7倍,人体测试中28天皱纹数量平均减少26.61%。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该原料在抗衰功效上的优势。
与行业内多数企业选择“绕路”植物外泌体或简单使用脂质体递送系统不同,谷雨选择直面人源外泌体的仿生合成这一高技术门槛路径,并成功实现合规化应用,展现出其在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勇气与实现能力。
谷雨十年
打造了一个“中国芯”原料矩阵
从2016年创办至今,谷雨已经走过了近10年历程。
王安宁回忆,2016年,他以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的“谷雨”作为品牌名字开始创业,“从以美白黄金成分‘光甘草定’作为核心功效成分开始,‘中国文化’和‘科研创新’就刻进了DNA,伴随着谷雨走过10年。”谷雨始终以“用中国科技,打造更适合国人肤质的中国成分”为出发点。
谷雨此次发布的类人源外泌素HME,与其此前推出的极光甘草、稀有人参皂苷CK共同构成了三大“中国芯”原料矩阵。这一矩阵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品牌在核心原料领域实现了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芯”的转变。
值得关注的是,这三类原料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技术路径:极光甘草依托植物高纯提取技术,稀有人参皂苷CK基于生物仿生转化技术,而类人源外泌素HME则立足人工外泌体合成技术。这种多元化的技术布局,显示出谷雨在科研战略上的系统思考与前瞻视野。
谷雨通过此次发布会展示的,已远不止单一成分的创新,而是一套完整的科研体系。
回过头来看,从上游核心原料到产品生产,全产业链自研自产,这十年间,谷雨走过了一条颇为难走的路。可以说,在中国的汽车、手机都在强调全栈自研的今天,谷雨可能是极少数实现全栈自研的中国化妆品品牌。
王安宁坚信,“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做出真正远高于行业水平的功效产品。”
十年间,一份颇为壮观的成绩单摆在眼前:
在研发端,已建成超3000平方米的青囊研发中心,成立获国家CMA及CNAS 认证的理化实验室和功效评价中心;
在生产端,拥有4.5万平的化妆品制造工厂,同时还有1万平的合成生物原料工厂、6000平的化学合成原料工厂,以及2500平的植物提取物工厂,成为行业内极少数拥有3家原料生产工厂,且其中之一还是高技术门槛的合成生物工厂;
未来两年,谷雨还将建成占地60亩,20万平方米的全球研发和制造中心,并将前述三个原料工厂集成为超级工厂,打造为智能制造中心;
在种植端,远在新疆喀什超100亩的光果甘草科研种植基地也正显现科研源头创新、绿色环保与乡村振兴的三重效益。
产学研深度融合
从产品创新到基础研究的升维
值得一提的是,在科研战略发布会同一天,谷雨还携手厦门大学共同为“厦门大学—谷雨生物医药联合研究中心”进行揭牌,标志着双方在探索生物医药领域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方面将迈上新阶段。该联合研究中心也将作为谷雨研发体系“青囊研发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圣彩教授担任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这一举措意味着谷雨的科研布局已超越化妆品应用层面,向更基础的生命科学研究延伸。这种“企业+顶 尖科研机构”的合作模式,将为企业提供持续的技术源头活水。
据了解,谷雨将在首 个五年合作期内,规划投入千万级别的研发经费,依托厦门大学在基础科研方面的优势,聚焦生物医药活性成分开发与应用,共同推进抗衰老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与创新应用。
而未来,谷雨还将与厦门大学科研团队就衰老相关靶点干预及其生物学功能,以及自研蛋白在皮肤衰老领域的可能功能和应用等多个方向展开探索。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林圣彩院士团队针对稀有人参皂苷CK在AMPK通路激活方面的初步实验发现,不仅为其在皮肤抗衰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更打开了其在整体抗衰等大健康领域的应用空间。这种从“皮肤表层护理”向“细胞级健康干预”的拓展,预示着中国美妆企业正突破传统行业边界,向更广阔的生物科技领域迈进。
未来十年,谷雨预计研发投入将达到20亿元。这个数字是对已被验证的科研路线的坚定回应,也藏着向生命健康更大领域跨赛道成长的十足底气。
中国美妆科研新范式
纵观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历程,大多数品牌停留在渠道运营与营销创新层面,少数头部企业开始涉足配方研发与功效验证,而能够深入原料研发乃至基础研究层面的企业凤毛麟角。
谷雨通过此次战略发布会,不仅展示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更向行业展示了一种新的发展范式:以中国文化为根基,以全链科研为支撑,以原料创“芯”为动力,从化妆品领域向大健康产业拓展的综合性生物科技企业路径。
在中国化妆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谷雨的成功实践表明,中国品牌完全有能力在核心科技领域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随着类人源外泌素HME等创新原料的应用落地,谷雨有望引领中国美妆行业进入一个全新的“细胞基因级”抗老时代,重新定义中国美妆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这一科研路径为中国美妆行业提供了重要启示:唯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如今,越来越多中国品牌开始重视研发,然而研发非一日之功,谷雨模式也具有一定的不可复制性——近十年的全产业链投入、对基础研究的长期坚守、以及在前沿技术领域的大胆布局,需要企业具备非凡的战略定力与资金实力。
中国美妆产业正从营销驱动、渠道驱动,转向以底层技术为支撑的科研驱动阶段。在合成生物、基因工程等前沿技术赋能下,“中国成分”有望在全球美妆科技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